历史名人
古公亶父,姬姓,名亶(dǎn),又称周太王,又作周大王,豳(bīn,今陕西旬邑)人。上古周族的杰出领袖,西伯君主,周文王祖父,周王朝的奠基人。周武王姬发建立周朝时,追谥他为“周太王”。据推算,古公亶父是轩辕黄帝第15世孙、周祖后稷的第12世孙,在周人发展史上是一个上承后稷、公刘之伟业,下启文王、武王之盛世的关键人物,是一位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历史上的著名贤王。古公亶父因戎狄威逼...
《元史》卷一百六十六列传第五十三巩彦晖  巩彦晖,易州人,与兄彦荣俱以武勇称。初,彦荣经百夫长隶千户何伯祥麾下,累有战功,后告老,以彦晖代之。诸军伐宋,彦晖从破枣阳,斩首甚众。万户张柔之驻曹武也,彦晖与伯祥别将一军破大洪诸寨。宋人出荆、鄂,选兵二万救之。彦晖与伯祥逆战,斩首五百级,生擒曹路分等一十六人。是夜,宋兵来攻,彦晖率甲士三十人,追击于曹武镇,敌溃走,擒其主将以归。战光州,柔军于东北,...
宋史、列传、忠义:巩信,安丰军人。为荆湖都统,沈勇有谋。本隶苏刘义部曲,文天祥开督府,刘义以信与王福、张必胜诣天祥。信官至团练使、同督府都统制、江西招讨使。初至都府,天祥以义士千人付之,信曰:「此辈徒累人尔。」乃招淮士数千自随,然常怏怏曰:「有将无兵,其如彼何!」天祥自兴国趋永丰,大兵追其后,信战于方石岭,中数矢,伤重不能战,自投崖石而死。士人葬之,颜色如生。赠清远军承宣使,立庙旌之。注:安...
巩信,南宋末期人,爱国志士,文天祥的部下,曾经作过荆湖都统。人沉着冷静,智勇双全。巩信是文天祥所部中唯一一个行伍出身的正统军官,后来加官进爵,升为江西招讨使。巩信初到都统府时,文天祥拨给他义士1000名,他婉言谢绝不用,到了江西之后自己招兵买马,集兵三千余数,亲自训练,作好战备。不久,元兵南下,他亲率兵马与元军交战于石岭一带,身受重伤后,便投崖而死,以身殉国。关于巩信的籍贯,史书未记载,只知...
巩彦晖,易州(河北易县)人,与兄彦荣俱以武勇称。初,彦荣经百夫长隶千户何伯祥麾下,累有战功,后告老,以彦晖代之。诸军伐宋,彦晖从破枣阳,斩首甚众。万户张柔之驻曹武也,彦晖与伯祥别将一军破大洪诸寨。宋人出荆、鄂,选兵二万救之。彦晖与伯祥逆战,斩首五百级,生擒曹路分等一十六人。是夜,宋兵来攻,彦晖率甲士三十人,追击于曹武镇,敌溃走,擒其主将以归。战光州,柔军于东北。夜二鼓,命彦晖率劲卒二百伏西南...
巩永固,字洪图,生于明朝万历三十六年(1608),宛平人,好读书,负才气。娶神宗太子朱常洛(泰昌元年登基为光宗帝,在位一月)之女乐安公主为妻,官至礼部尚书,为明史馆编修,主编《明史稿》。自明朝以北京为京师始,巩氏部分京官迁居宛平(为顺天府治,清因之,民国为京兆尹治)。崇祯末年,当李自成起义军攻陷京都,公主的灵柩尚在宫中大堂之上。永固以黄绳系其子女于公主灵前,纵火焚之。之后写下“身受国恩,义不...
巩德芳(1909-1947),乳名三勋,曾用名张玺,陕西商州茶房(今属陕西丹凤)人。1924年入两岭朝阳高小读书。1928年离家闯荡社会,担过盐,参加过红枪会,后投军地方武装,从护兵升任商棣仙联保处常备队副队长,参加过迎接中原部队突围的战斗,受到李先念、郑位三等领导同志的表扬。曾担任中共豫鄂陕边区第二地委常委、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巩德芳同志为了国家和人民,戎马一生,是党和人民的优秀儿女。抗日战...
巩焴,字成我,号育炉,明朝真宁县(今正宁县)堡巷村人。万历二十一年(1591)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庭富裕。巩焴小时候就很聪慧,勤奋好学,5岁时就开始读书。对《四书》、《五经》能通篇背诵,记忆惊人。天启七年(1627)中举,崇祯四年(1631)进士及第,名列第六。是年八月任河南林县知县。巩焴初任河南林县知县,正是乱世之年。首先废除了有加无已的“三饷加派”,一下子减轻了农民的沉重负担,符合民愿,深...
明末清初,巩家流离失所,有的逃往关外。巩永固之弟在逃亡中,被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弟贝勒巴雅喇收养,改名为爱新觉罗·阿岱(巩阿岱)。崇德六年(1641年),巩阿岱任辅国大将军,跟从大军围攻锦州。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以巩阿岱为吏部承政。巩阿岱与兄长拜音图力主拥立福临为帝。顺治元年(1644年),顺治帝封巩阿岱为吏部尚书,晋封为固山贝子。顺治二年(1645年)巩阿岱跟从爱新觉罗·勒克德浑征讨...
——顺河巩立臣带领村民抢搭浮桥英雄巩立臣,1904年出生于丰县顺河镇巩大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战争期间担任村基干民兵队队长。他一生务农,于1964年病故。1940年秋,连下几场暴雨,湍急的复新河水漫过河堤,两岸的大平原一片汪洋,巩大庄像汪洋中的小岛。一天下午,八路军黄河支队两名战士来到巩大庄,找到村长巩本然,传送支队首长的命令,要他们天黑前在复新河上抢搭浮桥,确保支队过河,去消灭盘踞在沛县...
抗战英雄巩书良英雄巩书良,长啸跃敌阵。血博杀敌寇,惊散鬼子魂。英雄巩书良,河北献县临河乡富庄人,抗战时期献县七区游击队班长。他爱党爱国,对敌英勇,尤其是胆大心细,枪法如神,曾经远距离一枪把当时鬼子联防大队长击落于马下。在张村集市,和另二名队员把欺诈百姓的两个鬼子击毙,缴获步枪两棵。在攻打禅房据点时,由于敌人火力猛烈,我八路军就攻不下,巩书良勇敢地用一个八仙桌子,上面蒙了几层棉被,然后洒上井水...
通臂拳,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臂拳发扬光大后,流传到各地,然后在当地落地生根,形成当地的特色。比如说,杭派通臂拳。很多人都认为,巩成祥是杭派通臂拳的鼻祖,他同时也是杭州武术界的一面旗帜。巩成祥,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出生于直隶(今河北省)隆尧县,父亲巩梅林是光绪年间武举人。巩成祥自幼习练祖传之佛海门户拳械,光绪末年他被带进天津卫清...
巩安国,字义勇,山西省定襄县东作村人,东股十一世。嘉庆戊午年,考中武科举人,被任命为辕门千总兵。他年青时倜傥俊才,志向高远,能用左右手骑马射箭,骁勇过人,虽然少读兵书,却能与兵书内容不谋而合。嘉庆十五年,有一姓张的人,搬家到南庄,开办毛氏馆,名义上是赠送药物,实际上是一种邪教,好多良民被他迷惑而入伙。当时的知县林浚源将姓张的人查获、收监,按照他提供的登记表查到,竟然有两万多人入伙。这些人仍然...
巩其树,本名巩振翮(he),今河北省临西县老官寨镇郑庄村人,生活于大清咸丰至光绪年间。他从一个讨饭娃成长,后来官升至都司,其间走过了异常艰难曲折的道路。巩其树幼年时家境贫寒,曾一度以讨饭谋生,虽然出身寒微,但其立志高远。他看到积贫积弱的中国内患丛生,还一再受到外国列强的欺负,于是立下了舍生报国的志向。少年之时,讨饭之余,他常偷偷跑到半里外的魏庄,向其族兄武举人巩振海学习武艺。巩振海见他力大无...
元朝末年,巩善生于泰定元年(1324)。至正十四年(1354)参加朱元璋军,参预机要,裁决如流。明洪武初,监修《元史》,编《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并参与制订典章制度。洪武三年(1370)任左丞相,封韩国公。故于永乐四年。巩善之子巩树超,生于元至正八年(1346)。他先任河南行省左丞相,续任湖广行省左丞相,后任中书右丞相。巩树超在朝中任职,经常为皇帝出谋划策,深得朝廷信任。巩树超之子巩珍...
巩裕次子巩举林,巩举林次子巩润。民国十六年(1927年),受战争重创的巩氏庄园分崩离析。以巩润为首的一支巩氏族亲投靠东小村(今大同市阳高县东小村)尉家,在其岳丈尉连漽(曾任河北宝昌县县令)门下。从此,巩氏一支开始在东小村奠基立业。东小村巩氏一支,有巩润及其兄巩厚、三弟巩富、四弟巩全、五弟巩生。由于民国年间,战乱不断,难以安生,五兄弟中先后有人另走他乡。留在东小村以农为生的有巩全,东井集东大柳...
巩珍(公元1371-1457年),既学得其父的文智武工,又秉承其父之正直,嫉恶如仇,体恤民生,曾跟随燕王朱棣起兵灭元。朱棣取得大明皇帝后,命巩珍为郑和下西洋总制之幕,即幕僚。由于战功卓著,遂被擢升为礼部尚书、左丞相。他随同郑和先后访问了占城、爪哇、旧港、满剌加、苏门答腊、锡兰、古里及忽鲁漠斯等二十余个国家。三年后的1433年7月,才平安返回南京。巩珍对此行途中的山川形势、人物风俗、物产气候等...
巩家珍次子巩裕,巩裕次子巩举林。巩举林(1815-1913年),江苏省南京清河道(现淮南市清河区)人,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内务府大臣文庆义子。巩裕曾任山西巡抚、湖广总督、军机大臣。巩举林授道光乙未科进士,道光十七年(1837)任吏部左侍郎,十九年(1839)任都察院左都御使,翌年任会典馆总裁,擢兵部尚书兼顺天府尹。二十二年(1842)任礼部尚书,后历任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兼武英殿、翰林院...
岳云妻巩氏,当岳飞平反昭雪后,被赠封为相德夫人,其后又加封她为忠烈夫人。岳云与巩氏有二子,长子岳甫,次子岳申。岳夫人姓李名娃,自十八岁嫁与岳飞后,一生中共为岳飞诞下了五儿两女,五个儿子依次是岳云、岳雷、岳霖、岳震、岳霆,两女是长女岳安娘及次女岳银瓶。长女岳安娘温柔贤淑,已远嫁建宁;次女岳银瓶则从小喜欢舞刀弄棒的,已随父兄从军,现在生死下落不明;长子岳云则和父亲一起被害于临安,所以现在岳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