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
友
●
心
声
桓台一中五级校友巩献田教授来信
【编者按】桓台一中五级校友巩献田,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毛泽东思想旗帜网顾问(原站长)、北京大学书画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李志敏书法艺术研究会会长。曾任北京大学法律系法理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北京市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委研究室特邀研究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国家教委(现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老教授协会政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近日,巩献田校友致信校庆筹委会,深情回忆了自己在桓台一中的求学经历,介绍了离开母校后的学习工作情况,表达了对母校师恩的感念之情、对昔日同窗的思念之谊,充分肯定了母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成果,并表示拟在校庆之际向母校捐赠个人藏书2000余册。拳拳之心,殷殷之情,读之令人动容。经征得巩献田教授同意,特此编发。
桓台一中建校70周年校庆筹委会:
你们好!看到校庆筹委会发的公告,我非常高兴。
我是1957年入校,开始编入五级一班,后来与淄博十一中合校后有变化(当时初中五级一共有3个班,1960年高中有4个班,高中我是在五级三班)。1963年高考中,我们学校有六位同学考取北京的高校。大学毕业后,我1968年被分配去吉林省,后去黑龙江(北大荒)军队农场锻炼,1970年回原籍,去了黄河边上的博兴县蔡寨公社,1975年去博兴县委党校工作。1978年恢复研究生制度后,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现法学院),1981年研究生取得硕士学位毕业、留校;后来,作为中南(原南斯拉夫)科技合作交流协定,1982年10月到1987年5月在南斯拉夫学习、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后回国教学,2008年在法学院退休。
自从1996年起至今,参加北京大学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的科研工作,2018年任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工作是借助于北京大学科研和学术优势,召集和组织包括北大、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师大、中国社科院和航天部等单位的科研人员,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内外实际(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复杂性科学是二十一世纪的科学”),进行研究。虽然从法学院退休了,再有两年我就满八十岁了,但是这个研究中心的工作看来这两年还要继续下去。
以上汇报的是我个人的情况。
桓台一中,是我的母校,在校整整六年的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是母校的老师:是他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教书育人的高尚理念;是他们辛勤劳动、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是他们追求社会发展进步、努力探索世界未知、积极传授真理的科学态度;是他们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信马克思主义真理,听从党和国家的召唤,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还有,我们当时在校的同学们,从高中到初中的同学们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是我终生难以忘却的。
桓台一中,即使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暂时困难时期,虽然挨饿是那几年的常态,但是我们桓台一中的师生们,没有悲观情绪,没有向困难低头,始终没有放假,而是坚持“三三一”(三天上课,三天劳动,一天休息)制度,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困难是暂时”的和“前途光明”的理念的感召下,在学校领导的坚持下,克服了困难,硬是挺了过来!于是我们一中就成为山东省的重点学校。从学校发的校庆公告得知,我们学校已经培养了六万多名人才,他们有的曾经战斗在和正在战斗在祖国的各个领域和各条战线上,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世界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刻,我们迎来了七十周年校庆,我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桓台一中的教职员工绝不会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在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必定交出一份成绩优异的答卷来!
为了祝贺校庆,我决定捐赠给母校部分藏书(也是我很久以前就考虑和决定的)。由于我的书籍没有整理过,有的还在用,所以目前能给学校的大概有2000册左右,将来绝大部分将给母校。其中,比较有参考价值的有两套,一是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英文原版),一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这在校庆前夕可以给学校的。
祝好!
1957级学生巩献田 敬上
2022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