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故里武术传人巩俄娃
巩俄娃 在表演传统武术
新甘谷讯【记者 王建强】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古称冀县,是秦人的重要发祥地西犬丘的中心所在地。甘谷自古为军事要冲和茶马大市。甘谷是蜀汉大将军、三国著名军事统帅姜维(202年—264年)故里。蜀汉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途中计收姜维的故事,至今在甘谷县耳熟能详。甘谷人崇文尚武,习武之人众多,甘谷武术借鉴了南北流派风格,博采诸家之长,地方特色鲜明。除武术奇葩鞭杆外,还有拳术类、棍术类、刀术类、剑术类、枪术类、软器械类和稀有器械等几个大类近千种套数,形成了具有甘谷地方特色的武术文化。1996年12月,甘谷县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武术之乡”。
姜维故里武术协会黄绪增表演
巩俄娃 在指导武术动作
巩俄娃 在指导武术动作
今年是姜维诞辰1820周年,初夏时节,怀着崇敬之情来到甘谷县六峰镇寻访姜维武魂。甘谷县体育发展中心的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在姜维武术协会的牵头下,深入挖掘传统武术套路,形成了独居特色的“姜维武术”品牌,在众多的武术名家当中,甘谷县巩家石滩村的老拳师巩俄娃,是代表人之一。
巩俄娃 在指导武术动作
姜维故里武术协会苏永林表演
巩俄娃 在指导武术动作
巩俄娃,1943年4月出生甘谷县六峰镇石滩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现为甘谷县武术协会副主席、姜维武术馆教练。
巩俄娃从小吃苦奋进、干事拼搏,邻居们说“巩家爸”是白手起家、朴实立家、勤劳持家。村里人说他为人正派、处事公道、性情忠勇。巩俄娃做过木匠,精于木活,种过果园,收过洋芋,弹过棉花,做过粉条,磨过豆腐,跑火车换过粮食,开过磨房,起早贪黑,忠厚的人品强建的体魄,他干一行成一行热闹一行。
姜维故里武术协会赵平定表演
姜维故里武术协会黄建宏表演
巩俄娃自幼随父习武,青少年时游历西北各省打工谋生,拜访了许多著名拳师,以武交友、互教互学、切磋技艺,他将从父辈学来的甘谷三尺鞭杆、姜维枪法传给了别人,把醉八仙、醉棍、护膝捶、大花枪、梅花棍、蛟龙棍等外地套路学习引进到了甘谷。
晚年的巩俄娃常年在学校操场、乡村田径、家庭小院为后辈传授武术,不收分文钱财,尽心尽力毫无保留,授徒约计2000余人。在他的带领下组建乡村社火秧歌队,经常举办家庭武术表演会,带头参加各类武术活动,为甘谷县争创“全国武术之乡”作出卓著贡献。
姜维故里武术协会王连求表演
巩俄娃表演姜维枪法
巩俄娃潜心于传统武术套路的整理与研究,在他的带领下,姜维武术研究会吸纳全县武术爱好者,将民间武术精粹与国家武术表演规定套路相结合,取长补短,兼容并包,新创编了三角步、铁山靠、姜维夹鞭枪、姜维大刀等武术套路,形成了以快、准、狠著称,招式流畅、动作连贯、虚实相合、攻防兼备、气势弘扬、力道刚劲,既彰显沉雄浑厚的实战功底,又体现行云流水的观赏风范的“姜维武术”。
近二十年,巩俄娃先后参加了江西太仓、陕西宝鸡、吉林长春、四川雅安、甘肃天水等地举办的全国农民武术比赛和全国武术之乡武术套路比赛,取得七金五银二铜的优异成绩,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录制《远方的家》《非常靠谱》等节目录制,向全国观众演习和推广姜维武术。对推广宣传姜维武术,使“姜维武术”这一中华武术奇葩,这一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推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被赞誉为德艺双馨的民间武术拳师。
来源:甘谷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