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胶州市巩振新:巧手妙琢 让“枯木”逢春

2023-02-11

在根雕艺人的眼里,枯树根是最好的原材料。山东青岛胶州市级非遗巩氏根雕传承人巩振新,自从迷上根艺以来,40多年间创作出千余件根雕作品,让一段段枯树根焕发“新生”。

根雕作品《瑞兔迎春》

在巩振新家的小院里摆放着几十盆花卉盆景,墙角堆满了奇形怪状的枯树根。走进他的工作室,展示架上摆放着多件根雕作品,有孔雀、雄鹰、大象、猿猴、白菜和葡萄等动植物造型,惟妙惟肖。

“兔子温顺、可爱、活泼、机敏,而且是多产的动物,也象征了春天的复苏和新生命的诞生。”巩振新介绍着《瑞兔迎春》的创作构思,他用该作表达自己对新一年的美好祝福与期盼。

巩振新介绍,他出身木匠世家,曾祖父和祖父是当地有名的木匠。初中毕业后,巩振新跟着家人正式学艺,也是在那个时候迷上了根雕艺术,一直坚持到现在。

巩振新说,根雕,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根雕艺术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辅助性进行人工处理修饰。

“制作根雕的工序比较繁琐,要想创作出一件满意的根雕作品,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巩振新说,根雕的制作一般可分为选材、造型、脱脂处理、去皮清洗、脱水干燥、定型、精加工、配淬、着色上漆等工序。挑选木材是制作根雕的第一步,用材必须选择材质坚硬、木质细腻、木性稳定、不易龟裂变形、不蛀不朽能长久保存的树种,如榆树、槐树、檀树、枣树和黄杨等。生长在石缝中的树根,自然状态千奇百怪,是制作根雕艺术作品的最佳选择。

“我从事根雕艺术已经40多年,创作根雕作品上千件,作品也在各级大赛中屡屡获奖。”巩振新乐呵呵地说,2019年,他的根雕技艺被列为胶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他成立了根雕艺术馆,把多年精心创作的作品都摆放进去,面向社会免费开放,为根雕艺术爱好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稿件原载于2023年1月29日观海新闻客户端)


阅读73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