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伯国历史朔源及考证(二)

巩丙尧
2020-02-12

             《巩氏朔源》话郑国


       梅园先生在《巩氏朔源》一文中多次提到郑国,郑国不仅是巩伯国的邻国,也是春秋时中原一强国,他又与巩伯国是什么关系呢?

21.jpg

        一:郑国的起源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姬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此为郑国之始祖郑桓公。周幽王继位晋升姬友为司徒(六卿之一),因周幽王宠幸褒姒,奸邪满朝,诸侯多叛,姬友忧心便问太史伯:“天下将乱我怎样才能保全性命?”太史伯说:“独洛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姬友不解,太史伯说:“因为那里邻近虢(guo)(今河南荥阳北)郐(kuai)(今河南新密东南),如今你是司徒,百姓都爱戴你,你要提出去那里居住,虢郐两国看在你是朝中重臣,必然会答应你的要求。”于是姬友便以“寄孥与贿"的理由东迁,而虢郐两国也大方的献出了十座城池。从此郑国在此建立了新邑(今河南荥阳市北)从此郑国在这里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22.jpg


      公元前770年,申侯伐幽,幽王和姬友都死于战乱之中,于是郑桓公之子郑武公(掘突)携平王东迁洛邑,郑武公辅佐平王(郑武公郑庄公曾是辅佐周天子的卿士)权势不断扩大,借机先后灭掉东虢、郐国,并占据了黄帝有熊氏居住之地(即今河南新郑)重新建都。


       二:郑国建立新郑后的盛与衰


       郑国入驻中原时在春秋是一强国,郑庄公以尚武精神在中原称霸一方,曾发生与周王朝互相交质和抢粮事件,又发生了兄弟权位之爭,郑庄公杀其弟段叔又软禁其母,并南下灭许国丶葛国,加强了强权统治,地盘和军事都进一步扩大,就连当时的霸主宋国也拿他没有办法。郑国达到了顶盛时期。

       至郑襄公时,郑国成了楚晋两国争夺的焦点,郑国为了自保,郑襄公采用大夫皇戍的建议,挑拔楚晋两国发生战争,坐收渔利,则是“晋胜则从晋丶楚胜则从楚”。在楚庄王攻晋取胜以后便投靠了楚国。这样郑国便夾在楚晋两国之间,成了晋国报复之敌。




       随着历史的变迁,到战国时郑国已了逐渐衰落,为秦晋等大国所欺凌,到公元前(376)年韩丶赵丶魏三家分晋,周烈王元年(前375)年韩衰侯灭郑,韩国把郑国的新郑变为了韩国的都城。


       三:郑国与巩伯国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郑国和巩伯国同是姬姓国,是友好邻邦,郑国没有侵犯巩伯国的战例,两国诸侯君都是辅佐周王朝,效忠天子是东周王朝的擎天之柱,都为大周王朝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郑国与巩伯国的不同之处是:自郑庄公起郑国是崇文尚武,强军建国不在与周王朝合作,发生战争扩大地盘称霸中原,虽没有挤入战国七雄也是在历史上抹上了浓重一笔。


      巩伯国与郑国治国理念不同,自简公以上的君王都是效忠周王室,采取的是“崇文不崇武”国策,只加强文化外交的来往而无强军意识,不与大国结盟偏于一隅,所以在巩伯国没有发生战争的事例,所以自巩简后也无复国的机会,巩伯国自始之终都是与周王室联在一起,一直没有对外扩张。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各路诸侯你方唱罢我登场,兴衰沉浮,瞬息万变,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留下独特的印记。


                                                                             巩丙尧

                                                                        作于 公元2020年二月九日


阅读284
分享
写评论...